“所以我一直很认同绿芽的理念:我们是赋能,让乡村妇女自己成长起来,而不是简单的发物资做慈善。公益并不是有钱人才能去做的,一个公益人要做的是怎样把钱发挥到最大效益,帮助到最多的人。”
–绿芽前员工智惠
a

从性教育组的实习生到乡村组的正式员工
大家好,我是绿芽性教育项目组的COCO,最近负责性教育相关故事的收集和撰写工作。今天想跟大家讲讲智惠姐的故事。

a

a


a

a

a

a

a

虽然工作很累,但乡村的氛围很好,特别是他们相信你时,那种被信任的感觉在城市里面是没有的。你去村里,她们见到你就像见到自己家人一样,非常热情地请你进屋喝茶。还有乡村妇女的改变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。她们从大字不识一个,到在群里学习普通话,念诗;从一开始只会用方言跟你交流,慢慢尝试用普通话跟你交流。你就会觉得自己做了这么多工作,再苦再累都有所回报,任重而道远。
a
对公益的理解
在高中以前我对公益的理解其实非常的狭隘,觉得就是捐捐钱,捐捐血。但是我自己身体比较差,贫血不能献血,所以我高中最大的愿望就是什么时候能献一次血。我是那种同理心特别强的人,别人一哭我也会跟着哭。连看公益宣传片都会流眼泪。特别希望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,甚至是改善他们的生活。
抱着这么一个理念,大学时报名了学校里的一个辅修班——公益慈善管理(智惠姐本专业是教育学)。进了辅修班之后,才对公益有了更深的理解。做公益真的是不仅仅是有善心就行,还要带着技巧去做事。做公益的技巧,就是不再授人以鱼,而是授人以渔。

大部分人对公益的观念可能是,我是来帮你的,你应该感激我。但现实更多的是受助者一开始感激你,但帮助停止时却责怪你。而我们想做的,不仅仅是帮助,甚至也不能说是“帮”。大家是平等的,只是你的资源更多,他的资源比较少。我们想把资源从更多的那部分向更少的那部分倾斜,当大家享有同等资源的时候,一起发展。
所以我一直很认同绿芽的理念:我们是赋能,让乡村妇女自己成长起来,而不是简单的发物资做慈善。公益并不是有钱人才能去做的,一个公益人要做的是怎样把钱发挥到最大效益,帮助到最多的人。
当然,光有技巧也是不够的,还需要对公益的热忱。要对自己做的事有充分的认同,才有十足的动力去做。你也看到了,做公益需要技巧,接触的对象也非常复杂,没有那份信念是坚持不下去的。
a
离开绿芽
我准备在韶关开始新的生活了。而在绿芽,我手上的项目已经结束了,能为机构做的事情真的不多。说实话,我把未来性别平等的希望都寄托在绿芽,虽然很难说绿芽会不会影响到我的家人的性别观念,但我相信绿芽一定会影响越来越多的人。我希望绿芽长长久久,至少20年,能够让我的孩子来绿芽实习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