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5日,恰逢中国首届性教育师资骨干夏令营在粤开幕,中华女子学院知名教授刘伯红教授,作了以社会性别主流化在中国的进展和挑战为主题的演讲。

  刘伯红教授举了一个例子,有一天刘教授坐公交的时候,听两个小孩在聊天。一个小男孩读高二,另一个小女孩读初一。男孩问女孩说:“你在你们班排名第几。”女孩说她在她们班排第二。男孩说他在他们班排第四。小女孩回应说:“没关系,我们老师说女孩到了高中就不行了。”刘老师悄悄地问女生:“你们老师是男的还是女的。”小女孩说我们老师是女的。

  “这让我不禁提出以下思考:中国的女孩子是怎么样一步一步丧失自信的?”刘伯红教授说。

sjxjy15

  刘伯红教授给学员授课

  刘教授表示:如果我们秉持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,找工作不如找老公的价值观的话,我们社会上的女孩子怎么样才能发展得好呢?这是一种很恐怖的集体无意识。

  社会性别角色分工被强化了。女生就应该小鸟依人,温柔。如果不够温柔的话,就会被说是女汉子,以前说女强人。男孩不够爷们,就会被说成是伪娘,娘娘腔。我们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变成了一种习惯,变成了一种熟视无睹。比如说有一首歌叫《常回家看看》,里面有歌词是这样的:“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,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,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,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,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,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。”所以很多时候,我们这样就把这种刻板印象变成了教育下一代的东西。我们是被教成这样的,然后再教育下一代。但是在一些西方国家,是男女共同承担家务,是给女孩买娃娃,也给女孩买手枪。给男孩买娃娃,也给男孩买手枪。为什么中国出不来米歇尔这样的人,是因为我们的教育,我们没有那样的教育。

sjxjy03

  刘老师就社会性别概念的又来及含义、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议题、刻板印象、社会性别观念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过程、性别歧视(间接歧视、多重/交叉歧视)、性别平等、将性别平等纳入中国政治建设的主流等议题做了深刻的讲解。

 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愿每个女孩&男孩都能在一片自由、平和、多元的世界中找寻自我

  文:红玲

  图:小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