策划创意阐述
词语“她乡”来源于吉尔曼的同名小说,描绘了一个只属于女性的乌托邦国度。绿芽将“她乡”一词从书本上的乌托邦延伸到女性视角的真实乡村风貌。 

策划创意概念图

 

绿芽通过“她乡·田野之外是旷野”的概念,结合“展览+工作坊”的形式,向大众展示乡村女性真实生活的田野和理想人生的旷野

活动海报

 

线下展览

展览以“五感”为线索,在展览中调动参与者的感官,让参与者在观展的过程中走进乡村女性的生活。

 

嗅觉展品

视觉展品

 

听觉展品

味觉展品

触觉展品

互动展品

展品代表故事
视觉代表展品——绘本《我需要》的故事
《我需要》是广东揭阳览表村妇女创作的微型绘本,尺寸如夜校生字簿般不起眼,却承载着潮汕女性的觉醒心声。这些从小被规训“忍让”的女性——将玩乐让给家务、学业让给男孩、自我让给家庭,在绿芽基金会支持的览表图书室找到发声空间。览表图书室由当地的乡村女性团队运营,给村庄孩童提供学习与玩耍的趣味活动,组织乡村妈妈一起学习。图书室的姐妹们带领不识字的乡村妈妈认字,见证了60岁阿婆写下人生首个汉字,她们在传统观念阻挠中三迁夜校场地,营造“随时可来”的安全空间。绿芽的初始支持如石子激浪:曾被丈夫“悬赏200元”劝学的妇女开始探讨子女教育,受助少女成长为大学生。 

绘本《我需要》

 

半听觉代表展品——纪录短片《听她唱》的故事
“我叫吴香情,今年26岁,我从小在贵州黎平黄岗村长大,我们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会唱歌了。明年想出去打工赚钱,虽然也舍不得离开家。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唱歌,唱歌能让心情变好,我觉得生活快乐最重要。”侗族人“会说话就会唱歌”,唱歌也成为了姐妹们最深的联结。农村妇女不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琐日常,她们一样有梦想和才华绿芽基金会在2023年前往贵州黔东南侗寨地区,为当地妇女侗歌队拍摄纪录短片《听她唱》,展现了这群妇女的生活日常。她们大多都已成为母亲,为了生养年幼的孩子而留在侗寨;但不久的将来,她们中的大多数人,也会因为更好地养育孩子而离开熟悉的吊脚楼,去往大城市打工。但无论走多远,侗歌里传唱的浪漫传说,血液里流淌的熟悉旋律,都将永远是她们身上最深的烙印。 
线下工作坊
3月22日和30日,绿芽「她乡·她的人生提案」公益工作坊在广州K11 CHI艺术空间举办。来自各行各业的女性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她们的“人生提案”,参与者们发现了女性人生更多元的可能性。 

工作坊内容

 

参与者们纷纷表示在工作坊中,有女性互助的力量,也有人生无限的广阔。参与者雨林讲到:“看见她,尊重她,支持她,相信心的力量非常大。生如绿芽,本自有力量。” 
项目效果
K11店铺人流量增长5倍,销售额增长4倍K11小红书曝光量增长5倍,互动量增长2倍K11公众号曝光量增长36倍,互动量增长40倍绿芽小红书曝光量增长8倍,互动量增长5倍绿芽公众号曝光量增长6倍,互动量增长6倍全平台话题讨论量600+,阅读量100000+